<track id="1qef8"><ruby id="1qef8"><menu id="1qef8"></menu></ruby></track>
<object id="1qef8"></object>

    1. <td id="1qef8"></td>

    2. 諸葛亮為什么稱贊這個湖南人為“忠良死節之臣”?

      來源:三湘風紀作者:時間:2017-12-31 查看數:0

      蜀相蔣琬:待人不私仇 為官不存私心

      蔣琬(?—246年),字公琰,東漢零陵郡湘鄉縣人,三國時期蜀漢宰相,與諸葛亮、董允、費祎合稱“蜀漢四相”,諸葛亮在《出師表》里專門提到他,稱之為“忠良死節之臣”。

      蔣琬塑像

      諸葛亮去世前推薦蔣琬為接班人,公元234年,蔣琬執掌蜀漢尚書令(相當于宰相),前后執政12年,他在政治上“承諸葛之成規,因循而不革”,軍事上轉攻為守,為蜀漢政權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時機。他對自己要求嚴格,生活簡樸,強調為官要不存私心,不擾民就是最大的愛民,其公正無私、寬厚容人的胸懷堪稱后世為官者的表率。

      “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”

      蔣琬自幼聰穎好學,他發奮讀書,苦練武藝,二十歲就與表弟劉敏一起以才識淵博聞名于鄉里。

      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,蔣琬被人推薦入劉備帳下,深得諸葛亮喜歡,但并沒有得到劉備的信任,只是讓他當了個書佐(整理文書檔案的職務),入川后,才升為廣都長(相當于縣令)。蔣琬本以為在廣都可以好好施展平生之所學,但到了這個貧瘠狹小的小城,發現到任后處處掣肘于人,自上而下層層官員,官僚氣息嚴重。他自覺意氣消散,便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抄寫先秦諸子和兩漢文章上。這段時間,他最得意的事是每月領俸祿后痛醉一場。

      一次劉備外出巡察,突然來到廣都縣,他看到蔣琬對諸般公務都不管,當時又喝得大醉,因此勃然大怒, 要將他加罪處死。諸葛亮勸劉備說:“蔣琬,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其為政以安民為本,不以修飾為先,愿主公重加察之?!眲湟幌蚝芫粗刂T葛亮,于是沒有治蔣琬的罪,匆忙之中只是罷免了他的官職。

      由于諸葛亮的推薦,不久, 蔣琬被任命為什邡縣縣令。什邡縣在成都的西南山區,少數民族與漢人雜處,治安一直是個大問題,前任縣令就因處理不當而被革職。

      蔣琬墓

      劉備有意考察蔣琬的理政才能,令人把一大堆案卷交給他處理。蔣琬當即鳴鼓升堂,每個案子,他只需稍微過目,即處理得清楚明了,令人信服。一個月積壓的案子,蔣琬只用了一天全部處理完。蔣琬對下屬說:當官吏的只要不存私心,一切為民著想,不從中想著去撈什么好處,這樣的案子其實很容易判決。

      蔣琬聽到老百姓反映,胥吏們常常變著戲法索要錢財。于是,他提出,在我管轄的這一百里范圍內,不得有任何擾民的行為,違者免職。他認為,蜀國剛定,人民需要休養生息,不擾民就是最大的愛民。

      公正無私,寬以待人

      后來,蔣琬入朝為尚書郎,蜀漢建興八年,諸葛亮任命蔣琬為丞相府長史,負責處理軍中日常事務。蔣琬任職期間,一切井然有序,“亮數外出,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”,讓諸葛亮沒有后顧之憂。諸葛亮常對人講,“公琰托志忠雅,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?!蓖砟暧稚媳韲诟篮笾鞯溃骸俺既舨恍?后事宜以付琬”。

      蔣琬的長處是處理政事以大局為重,小心謹慎,不追求表面形式,待人虛懷若谷,不計較個人恩怨。

      漢建興十二年(公元234年)諸葛亮逝世于軍中,諸葛亮深知蔣琬為人謹慎且大公無私,所以在臨死時向后主提出,由蔣琬擔任尚書令。后來,蔣琬升任尚書令,領益州刺史,遷大將軍,錄尚書事,封安陽亭侯,主持朝政。

      諸葛亮新亡,蜀國上下危急恐懼。蔣琬雖初總朝政,但鎮定自若,“既無戚容,又無喜色,神守舉止,有如平日”,因而民心迅速安定。蔣琬為政遵諸葛亮遺風,明察善斷,循法治國,不喜阿順,不聽讒毀,漸漸得到群臣的信任和敬佩。在戰略上,對魏國采取專攻為守,他還逐漸讓渡一部分權力給諸葛亮指定的另外一位接班人費祎,使后來蔣、費之間的權力交接平穩,保持了蜀漢政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。

      四川省錦陽市西山公園內鳳凰山上的蔣琬墓

      關于蔣琬的氣度,《三國志》中記載有兩個歷史故事。部下東曹掾楊戲“素性簡略”,為人坦誠直爽,與人言談時。從不人云亦云,隨聲附和。蔣琬與他交談時,楊戲常常默然不予應答。于是,侍衛單鎬就乘機向蔣琬進言說:“您身為大司馬,位崇言尊,連后主也要謙讓幾分,您和楊戲說話,楊戲居然不做回應,這樣傲慢無禮,若不治罪,豈不過于寬容?”蔣琬卻說:“人心各有不同,各如其面,表面上順從而背后反對,是古人所誡的。楊戲若是贊賞我,則不是他的本意,若是反對我,就會顯示我的不對,所以他默然不答,這正是他的耿直之處。而我正是從他不理我的過程中覺察到自己的不足,這有何不好呢?為何要治他的罪呢?”單鎬聽后感動地說:“丞相真是虛懷若谷,雅量過人!”

      府中督農官楊敏曾私下說蔣琬“作事憒憒(昏亂糊涂),誠非及前人(指諸葛亮)”。有人將此話告訴蔣琬,司法官覺得可以以此治楊敏的罪,但是蔣琬說:“吾實不如前人,無可推也?!焙髞?,楊敏因犯罪下獄,眾人皆以為他必死無疑,誰知蔣琬絲毫沒有借機報復,依法秉公處理此案,使他得免重罪,并說道:“敢于直言參政的人,正是我求之不得的!”其公正無私、寬厚容人的胸懷著實令人欽佩。

      不存私心,正派為官

      “蔣琬方整有威重,費祎寬濟而博愛,咸承諸葛之成規,因循而不革,是以邊境無虞,邦家和一,然猶未盡治小之宜,居靜之理也?!边@是《蜀志?蔣琬傳》對蔣琬的高度評價。

      蔣琬能夠做到不泄私憤,不計私仇,不排斥異己,正派為官,時時處處展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,其氣度與風范堪稱為官者表率。

      中軍師楊儀雖有才干,卻心胸狹隘。諸葛亮死后,他自覺才能超拔,且平定魏延功高蓋世,理應繼任諸葛亮之職,沒料到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是蔣琬。于是,楊儀就深恨蔣琬等人,“自以為年宦先于蔣琬而位出琬下,且自恃功高,未有重賞,口出怨言,謂費祎曰:‘昔日丞相初亡,吾若將全師投魏,寧當寂寞如此耶!’”結果,“后主大怒,命將楊儀下獄勘問,欲斬之?!钡珜捄翊蠖鹊氖Y琬不但沒有記恨楊儀,反過來還替楊儀說情:“儀雖有罪,但日前隨丞相多立功勞,未可斬也,當廢為庶人?!?/p>

      在舉薦人才方面,他力避使用家鄉人,力避生活奢侈,以免給人以口實。蔣琬的老家有人聽說他在成都當大官,一些人遠赴蜀地想謀個一官半職,對此,蔣琬一一拒絕,并給家鄉的父老寫信,告誡他們不要來,來了會失望的。同時警告在老家的親屬,不得打著他的名號在當地仗勢欺人。據了解,蜀漢時期,蔣琬老家的蔣姓人,沒有一人在蜀地為官。

      位于雙峰縣井字鎮的“蔣市街”  李建新/圖

      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,生活簡樸,無絲竹之樂,閑時好讀詩書而已。據說,蔣琬老年時還將一生的積蓄在涓水河右岸興建了一條小街,并讓當地一百多戶沒有房子住的窮人集中在那里安居樂業,后來這些人繁衍生息,使這里儼然街市。至今,在蔣琬故里蔣氏家族和鄉鄰們聚住的地方仍被稱作“蔣市街”(位于今雙峰縣井字鎮)。

      (文丨蔣偉)

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aukg-723
      <track id="1qef8"><ruby id="1qef8"><menu id="1qef8"></menu></ruby></track>
      <object id="1qef8"></object>

      1. <td id="1qef8"></td>